教学过程: 【复习】 一、填空 1. 当要求幼儿记住某样东西时,他往往记住的是和这件东西一道出现的其它东西是( )。 2.幼儿记忆发展易出现的问题是( )和( )。 【导入】 1.提问:如果再过20年,你想拥有一套怎样的房子?它是什么颜色和形状的?有什么功能? 2.刚才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活动? 美国宇航员尼尔-阿姆斯特朗:他很小的时候,有一次晚上在花园里玩耍,看到一轮明月挂在天上,又大又亮,于是小尼尔就伸手去抓,这一切都被在厨房里做晚餐的妈妈看到了妈妈问:“宝贝,你在做什么呢?”尼尔指着月亮说:“妈妈看,好漂亮!我想抓它来陪我玩!妈妈笑着告诉他:“宝贝,那是月亮,离我们蛮远的。” 尼尔忽闪眼睛天真地问:“那我可不可以上去玩玩?” 如果你是妈妈,你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? 妈妈说:“你当然可以去,但是要记得回来吃晚饭!” 妈妈将其想象力拉到月球,再回到地球,最后还回到家里饭桌 新授: 第六章 幼儿的想象 第一节幼儿想象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、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(一)想象的概念 想象: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,是思维的特殊形式。

人 很多手的人(夸张)

头 大头、小头(夸张)
 人+鱼===美人鱼(黏合)
(二)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.想象在幼儿的学习、游戏等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游戏,特别是象征性游戏,即使是学习,也往往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。想象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,这突出地表现在想象是象征性游戏的首要心理成分。如果没有想象,也就不可能进行任何游戏活动。 举例:游戏——幼儿若不能拿椅子当“火车”,拿纸片当“车票”,不会扮演“司机”、“售票员”、“乘客”等角色,就玩不成“ 开火车”的游戏。 活动——欣赏《龟兔赛跑》,听到轻松跳跃的旋律时,能想象 出这是小兔在草地上轻轻地蹦跳;听到低沉缓慢的旋律时, 知道这是乌龟在移动着笨重的身躯,慢慢地向前爬动。幼儿 只有这样借助于想象,才能体会出音乐的旋律所表现的事物 形象,在头脑中产生一幅幅生动的画面,从而较好地感受和 欣赏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主题。 2.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思维发展的核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:“想象力比知识更 重要,因为知识是有限的,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, 推动着进步,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。严格地说,想象力是 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。”马克思也曾称想象力为“十分强烈 地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”。科学家的假设,工程师的设计,作家的人物塑造,画家、舞蹈家的艺术造型,工人的技术革新,农民对新品种的培养,哪一样都离不开想象。可以说,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无一不是想象的结晶。没有想象,就不可能有创造发明,也不可能有任何预见。因此,我们要发 展幼儿的创造性,培养千百万有创造才能的人才,就必须注 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。 二、幼儿的想象主要特征 (一)无意想象为主,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1.类型
无意想象:没有目的,不由自主 有意想象:根据目的,自觉地创造新形象 举例: 无意想象——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,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“骏马”;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“山”…… 幼儿观察不同的种子,会发现有的像小米粒,有的像橘子瓣等。 2.梦 梦是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,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。 发生梦境是有原因的有两个方面:一是外界刺激,比如声音、气味等。这些刺激在我们睡眠时仍在不断地作用于我们的感官,当它传入大脑后就会引起变态反映成为梦境。 【案例分析】 分析以下案例,总结幼儿无意想象发展的特点 (1)一个幼儿画了一只小兔子,要求老师来看,老师让他等一会儿,幼儿不高兴的说:“那小兔子会跑掉的。”等到老师走过来时,小兔子果真不见了。幼儿说:“它跑到树林里去了。” (2)一幼儿抱着娃娃的时候,看到小碗小勺,就想象喂娃娃吃饭。看见小汽车,就要玩开汽车;看见书包,又想象去当小学生。 (3)在游戏中,一幼儿正在“当医生”,忽然看到别的小朋友在用纸“包糖果”,他就跑去当“糖果工人”,和小朋友们一起“包糖果”。 (4)一个幼儿常常给小朋友讲故事,表情和动作很丰富,但内容之间没有什么联系,不完整。可是大家都很认真地听。 (5)打针时,一位幼儿一边卷衣袖,一边大声宣称:“我是解放军!我不怕打针!”这是由想象带来的“自居”作用,以减轻恐惧和焦虑感。 (6)老鹰捉小鸡游戏中,本应以小鸡被老鹰捉住而结束,可幼儿同情小鸡,想象出让鸡妈妈和鸡爸爸赶来,把老鹰啄死,又救回小鸡。 总结:
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 想象的主题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变化 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(二)再造想象为主,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1.类型
再造想象:文字、图样——新形象 创造想象:独立创造 判断下列描述属于哪种类型的想象? (1)建筑工人根据图纸建筑楼房 (2)设计师设计楼房造型 (3)老师讲《小红帽》,幼儿头脑中出现故事情景。 (4)幼儿创编新的故事 2.幼儿发展特点: 整个幼儿时期,幼儿是以再造想象为主的。表现为,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。
 模仿复制成人医院的情景
 模仿复制成人小吃一条街的情景
3.再造想象的五个类型:
经验性想象 情境性想象 愿望性想象 拟人化想象 夸张化想象。 练习:以下属于哪种再造想象活动? (1)妈妈,旗帜这么早就醒了,它不怕冷吗? (2)“我家来的大哥哥力气可大了,天下第一!” (3)“妈妈,我长大了也想和你一样,做一个老师。” (4)一个小朋友说:“我家的电冰箱有房子那么大。”;“我爸爸开的桑塔纳车有10个轮子。” (三)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
1. 渴望得到 已经得到
举例: 有一个小朋友说:“我妈妈今天给我买了一个好可爱的熊娃娃呢!”另一个小朋友听到后像真的说道:“我也有熊娃娃,比你那可爱!” 2. 希望发生 已经发生 举例: 一个幼儿一直很想爸爸带他去游乐园,但是爸爸却一直没有时间。在周一的活动课上,老师问小朋们周末都去哪里了。这个小朋友就说:“我爸爸带我去游乐园了。” 3.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,往往身临其境,与角色产生同样地情绪反应 举例:教师讲故事《狼和小羊》,幼儿产生相应的角色感受,害怕教师扮演的大灰狼,把自己想成小山羊。
【小结】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,因为知识是有限的,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,推动着进步,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。 ——爱因斯坦 【作业】 1.简述幼儿想象的主要特征。
|